孕媽咪&哺乳期必看!關鍵營養全攻略
- RibBow
- 4月8日
- 讀畢需時 3 分鐘
已更新:5月13日

懷孕和哺乳期是女性生命中非常重要的階段,此時媽媽的營養攝取不僅影響自身健康,更直接關係到胎兒和嬰兒的成長發育。香港的準媽媽和新手媽媽們在忙碌的生活中,如何確保攝取足夠的關鍵營養素?本文將詳細介紹 葉酸、鐵質、鈣質、碘質、DHA、維生素D、維生素A、維生素C、維生素B6、維生素B12及膽鹼 的建議攝取量、食物來源及補充建議,幫助媽媽們健康度過孕期和哺乳期。
總覽表

葉酸

重要性
預防胎兒 神經管缺陷(如脊柱裂),支持胎盤和胎兒DNA合成。
哺乳期持續補充有助媽媽恢復和嬰兒發育。
建議攝取量
孕期:400–800 mcg(微克)/天(備孕時即應開始補充)
哺乳期:500 mcg/天
食物來源
深綠色蔬菜、露荀、豆類、肝臟
如為地中海貧血猜基因者,
需由醫生處方高劑量葉酸補充劑
鐵質

重要性
預防 缺鐵性貧血,支持胎兒血液供應和腦部發育
哺乳期媽媽需補充以彌補分娩失血和母乳中的鐵流失
建議攝取量
孕期:27 mcg/天(比非孕期增加近一倍)
哺乳期:9–10 mcg/天(若貧血需更高劑量)
食物來源
紅肉、肝臟、深綠色蔬菜、豆類
注意
搭配維生素C可提升吸收率
避免與鈣或咖啡同服影響吸收
鈣質

重要性
支持胎兒 骨骼和牙齒發育,預防早產
預防媽媽骨質流失及避免妊娠毒血症
建議攝取量
孕期 & 哺乳期:1000mg/天
食物來源
牛奶、乳酪、芝士、豆腐(含石膏)、深綠色蔬菜(如芥蘭)、堅果。
!!搭配維生素D促進吸收
碘質

重要性
影響胎兒 腦部發育,缺乏可能導致智力發展遲緩
預防孕婦甲狀線功能異常
預防早產
建議攝取量
孕期 & 哺乳期:250 mcg/天
食物來源
深海魚類、海帶、紫菜、雞蛋及乳製品
甲狀腺疾病患者:
需在醫護指導下調整碘攝取量
DHA(Omega-3脂肪酸)

重要性
促進胎兒 大腦和視力發育,哺乳期持續補充有助嬰兒認知發展
建議攝取量
孕期 & 哺乳期:200–300 mcg/天
食物來源
深海魚類、藻類、海帶
維生素D

重要性
幫助鈣吸收,影響胎兒骨骼及牙齒發展,哺乳期媽媽也需足夠維D以維持母乳質量
避免妊娠毒血症
建議攝取量
孕期 & 哺乳期:600 IU(15 μg)/天(若缺乏可增至1000–2000 IU)
來源
陽光(10-15分鐘)、蛋黃、三文魚、蘑菇
維生素A

重要性
支持胎兒心臟和循環系統發育
增強孕婦抵抗力
维持身體黏膜健康
建議攝取量
孕期:750 μg RAE/天
哺乳期:1200 μg RAE/天
食物來源
胡蘿蔔、南瓜、深綠色蔬菜、肝臟
維生素C

重要性
促進鐵吸收,增強免疫力
建議攝取量
孕期:85 mg/天
哺乳期:120 mg/天
食物來源
水果:橙、奇異果、草莓、番石榴、木瓜
蔬菜:西蘭花、彩椒、番茄、绿葉蔬菜
維生素B6

重要性
幫助蛋白質代謝
促進紅血球生成
協助胎兒大腦發育
建議攝取量
孕期:1.9 mg/天
哺乳期:2.0 mg/天
食物來源
香蕉、雞肉、堅果、雞蛋、三文魚
維生素B12

重要性
預防神經管缺陷
預防早產及低出生體重
建議攝取量
孕期:2.6 mg/天
哺乳期:2.8 mg/天
食物來源
肉類、魚、蛋、乳製品
膽鹼

重要性
協助胎兒大腦及神經系統發育
建議攝取量
孕期:450mg/天
哺乳期:550mg/天
食物來源
肉類、、蛋、乳製品、豆類及其製品、堅果
香港媽媽的實用營養建議
均衡飲食:每天攝取多樣化食物,確保營養全面。
補充劑選擇:可考慮 孕婦綜合維他命(含葉酸、鐵、碘、DHA等)。
避免高風險食物:如生魚片、未煮熟蛋、高汞魚類。
諮詢專業意見:香港的 母嬰健康院 或註冊營養師可提供個人化建議。
懷孕和哺乳期的營養攝取至關重要,香港媽媽們可參考以上建議,確保自己和寶寶的健康。如果有特殊情況(如素食、貧血等),建議尋求專業醫療指導,制定最適合的營養計劃! 💕
留言